曾經,臺灣校園民謠有過很多的代表作品,比如說蘭花草、童年、鄉間的小路、外婆的澎湖灣等等,這些作品都堪稱經典,被廣為傳唱。
而與這些歌曲一起走紅的,便是歌曲的寫作和演唱者們,比如紅極一時的葉佳修、潘安邦、劉文正等人等。1979年,作曲家葉佳修在聽完潘安邦和祖母的故事後,用10分鐘就完成了歌曲《外婆的澎湖灣》的初稿。潘安邦演唱後,這首歌迅速走紅校園,成為名副其實的校園民歌。
據說,潘安邦在收到這首歌的當天,就給住在澎湖的外婆打了電話,電話裡面,他為外婆演唱了這首剛出爐的《外婆的澎湖灣》。他說電話另一邊的外婆當時沒有發出一點聲音,但能感覺到她在哭。
也許這首歌真摯的情感和簡單的生活會讓大家產生共鳴。歌曲《外婆的澎湖灣》已經流行了40多年,已經成為臺灣和大陸的經典流行歌曲。1989年在大陸的央視春晚,潘安邦現場演唱了《外婆的澎湖灣》,晚會結束後,這首歌變成了街頭巷尾被哼唱最多的一首歌。
很多人小時候都唱過這首歌,但他們卻不知道澎湖在哪裡。長大後才知道澎湖灣就在臺灣當地。正是這種好奇心的趨勢,讓很多人都想一睹真正的澎湖,旅遊業由此而誕生。之前,沒有人預想到,這首歌竟然會引領一個地區的旅遊業,也沒人知道,有一天臺灣澎湖縣會成為旅遊勝地。
很多人都去澎湖灣的沙灘上看陽光,感受自然美景,那裡有海浪,有仙人掌,有棕櫚樹林,有老船長,甚至還有那個可愛的奶奶。歌手潘安邦已經憑藉這首歌成為了著名的歌手,而由于他對家鄉旅遊業的貢獻,潘安邦也成為了澎湖的旅遊大使。
潘安邦因《外婆的澎湖灣》成為亞洲著名歌手,一度火爆,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。然而,在1990年代,他卻突然退出了音樂行業,棄樂從商,搬到美國做起了服裝生意,與妻子過著平靜的生活。
2000年,當潘安邦重返樂壇時,其實這個時代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的世界。2013年2月他因病去世,享年52歲。據悉潘安邦後來幾年,身體情況一直都不好,同時患了多種疾病,連醫生也回天乏術,最後只能痛心離世。
時間飛逝,轉眼過去了幾十年,而被人們傳唱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。潘安邦用半生為我們講述的故事,就是那首歌經久不衰的《外婆的澎湖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