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都覺得,年輕人的辛苦是應該的,畢竟你還年輕,還沒有能力去享受,大多數的年輕人也沒有躺贏的資本,所以年輕受點苦受點累,都不值得一提。
等你老了,年輕時拼搏的苦,就成了後來的甜。有積蓄,有養老金,等到你年老體弱不再成為家庭的中流砥柱,不需要為了生存而奔波的時候,那就是你停下來享受生活的時候了。
當然,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想法,我想有不少的年輕人也都和我一樣,堅持努力,是為了未來創造更好的生活,不管是為了孩子、父母,還是自己。
「老人退休後到處旅遊,身為子女怎麼看呢?」這個問題一出,引起很多網友的討論,有人覺得退休就要這樣子,走遍各國山山水水,追求詩和遠方,大多數孝順的人都是認同,但有個惡意的問答說:「怎麼可以那麼花錢?那些錢就不能給兒子和孫子嗎?」
這個問答被罵上了熱門,很多人覺得自私,怎麼可以有這樣子的想法呢?但人性就是那麼奇怪,被罵的同時,也有人暗地裡紛紛讚同,竟然超過了上萬的點讚,可想而知老人退休後的積蓄花費有著很大的爭議。
明明是自己的錢,還不能自由自在花了?這是什麼道理呢?最近,有個老人說了他的事,一氣之下就做了一件生平最痛快的事。
老趙今年也有60多歲,他和老伴最近覺得人生差不多了,就想要退休,沒和子女商量的情況下,偷偷報了旅遊團,想要去雲南旅遊,因為那是老兩口年輕時的夢想,現在都年過百半,是時候去該去實現夢想,不然就真的走不動了。
等兒子和兒媳發現家裡兩個老人,已收拾好行李準備去旅遊時,一家人嚇到了,說走就走的旅行嗎?老趙看到自己給人的驚喜,這才解釋兩人已正式退休,去雲南旅遊。本以為兒子會支持他們,沒想到,他卻有點不滿說:「你們去旅遊就算了,還辭掉了工作。」兒子的言外之意是,丟了工作,沒能帶給家裡收入。
老趙和老伴兩人都懵了,兒子竟然責怪自己沒賺錢?兩人本來愉快的心情,一下子被破壞,怒氣沖沖走,留下不滿的兒子一家。老兩口到雲南後,兒子動不動就打電話過來,問要不要回家了?還交代錢少花點,把老趙弄得鬱悶,難道自己的錢就沒有自由,需要經過別人同意了?心情越來越不好的兩人,也因為兒子的話而不敢多花錢,就怕回去被嘮叨。
一星期過去後,老兩口就回家了,兒子和兒媳看到老人家也沒買什麼,也就放心說:「有這錢旅遊,還不如拿給我或送您孫女去外國讀書。再不然要自己存點錢,我們可沒錢看病,這錢還是悠著點花。」
本來就一肚子氣的老趙聽了這話,直接發火:「我的積蓄或退休金,你們就別惦記。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,還要你過問?我要不要把錢全部放你那呢?」沒想到,兒子竟然應了句:「可以啊,放我這最好。」父子倆還因此吵了起來,兒子就怕父母亂花錢,但老趙覺得自己的錢,憑什麼要讓兒子反過來做主。
晚上,老趙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,想到年輕那會,夫妻倆都為兒子吃了很多苦,可以說是苦了大半輩子。現在,兩人好不容易熬到退休,都已經是60多歲的人,人生剩下來的時間也不多。難道只能散步打打太極嗎?花點錢錯了嗎?其實,這並不是老趙想要的往後餘生,那一夜他失眠想了很久。
接下來的日子,兒子又來勸說父母少花錢,可以拿來補貼家用、或給自己孫子費用。老趙實在是氣不過,就帶著老伴開始動不動就去遊山玩水,該吃吃該喝喝都沒落下,這讓兒子一家乾瞪眼、卻又無可奈何。半年後,老趙真正體會到這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,雖然都是在花錢。60多歲的他第一次覺得錢真不是那麼重要,餘生不長,過好自己就是最好的事。
老人花光自己的退休金,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,有錯嗎?以下三位「子女」的回答,戳痛兩代人的心,一起來看。
01 錢女士:子女生活無憂,老人的錢應該花在自己身上
有錢不花的話,留著幹嘛。辛苦了大半輩子,人到老年,該為自己好好活一回了。
兒孫自有兒孫福,倘若子女生活無憂,作為老人真的無需太操心,把錢花在自己身上,好好去享受一個安寧、悠閒、舒心的晚年生活,那麼你開心了,孩子也開心。
02 方先生:留足積蓄「防病」的情況下,退休金「月光」無可厚非
我不反對退休金「月光」,但我反對身無分文的月光,人老了免疫力抵抗力都在下降,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弱,花錢的地方卻越來越多,倘若自己手裡沒有一點積蓄,那麼一旦病倒,拖累的就是自己子女的小家庭。
說實話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容易,倒不是貪圖老人的錢財,只希望他們能「有準備」的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,給自己和子女都留一條後路。
03 劉先生:子女生活困難的話可以適當幫助,其次要謹防上當受騙
老人花自己賺的錢,子女們無需過多指責,那也是老人自己前半生努力的結果,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的父母作為榜樣,而不是各種阻止老人花錢,或是看不慣。
不是年輕人才有享受生活的權利,老年人同樣也有。
相信倘若子女真的生活困難,父母也不會坐視不理,但年輕人首先要自己爭氣。
當然啦,倘若老人花大筆錢去買保健品等,那就是很不應該了,子女們也應該及時制止。老年人「有錢」是好事,但同時也要提高謹防上當受騙意識。
退休金怎麼花,自己花光光還是留給子女花?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,不同的家庭情況不一樣,與之相匹配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樣。
希望父母與子女之間多一點的理解,老一輩的辛辛苦苦一輩子不容易,作為兒女的我們,還年輕,自己想要的生活,完全可以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奮鬥。
說到底,只要父母對自己的未來有做好足夠的「準備」,我們作為子女的,就無需幹預太多,他們懂得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,我們應該高興,並真心去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