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障夫「每天搭老婆開的公車」全程不交流,定獨特「暗號」交流,幾十年的陪伴,被贊:無聲的幸福

Cola 2021/09/22 檢舉 我要評論

「經常有人開玩笑說,保鳳總是帶著我一起‘上班’。其實,是我想和她多一點時間待在一起,是我想坐她的車‘上班’。」6日清晨7時08分,像往常一樣,二級盲殘、青山區冶金街47歲居民張貴周,在社區附近的工業四路黃州街公交網站,又坐上了42歲妻子楊保鳳所開的公交215路2099號車。

7時25分,車到終點站——園林路鋼都花園,楊保鳳夫婦下車在網站休息。7時36分,楊保鳳又開始駕車運營,張貴周跟著再次坐上車。7時51分,車到工業四路黃州街網站,張貴周慢慢地走下車回家。張貴周臨下車前,楊保鳳像往常一樣叮囑道:「走慢一點。」 

公交司機駕車運營途中一般不能與乘客交談。這一去一回的坐車途中,楊保鳳夫婦都沒有說一句話。「她開車時,我都會自覺地不跟她說話。」張貴周說,「一路安靜地坐在車上,我其實看不清車窗外的風景。但是,我在車上,就是在她身旁。我心裡就已經很滿足和開心了。」

越是逢年過節,公交運營越是忙碌。今年國慶7天長假,除了2日輪休、5日因感冒臨時調休外,其餘5天,楊保鳳都在開車運營。1日、3日、6日,張貴周都是這般跟車陪伴著楊保鳳。

「他跟車陪伴著,我就能多看到他一會兒。我一直都是幸福感爆棚的,尤其是在節假日裡開車運營的時候。」楊保鳳6日對記者說。

張貴周此前是青山區一家企業的倉庫保管員,因患有先天性眼底發育不全,視力一直不是很好。2005年時,張貴周出現眼疾,雙眼做了兩次手術。目前,張貴周的左眼和右眼視力分別僅為0.01、0.04,屬于視力二級殘障。「我現在的雙眼有光感,但看東西很模糊。比如,面對面的一個人,我只能看到他的模糊人影,看不清他的面部特徵。所以,如果下次再碰面,我還是不認識他」。2005年至今,張貴周基本都沒上班,平時大部分時間在家做做簡單家務、聽聽收音機等。

像6日這樣跟著楊保鳳的車來回坐一趟,張貴周從2014年9月起即是如此。「2014年9月,兒子到東西湖區一所寄宿學校開始讀高一後,我不想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,就有了跟著保鳳坐車的習慣。」張貴周說,「兒子今年19歲,現在是外地一所大學大二學生。」

4年來,除了下雨、下雪天以及生病等情況下不出門坐車外,張貴周幾乎每週都雷打不動地乘坐楊保鳳的車三四次。「我一周開車運營6天,他經常這樣跟著我坐車。每次坐車,他都刷殘障人免費乘車卡。」楊保鳳說。

4年來,楊保鳳開的是公交215路清晨6點多鐘始發的早班車。張貴周每次坐車,基本上是7時許在社區附近的工業四路黃州街網站上車,坐到終點站後再坐回工業四路黃州街網站回家。

「她開車很辛苦,必須休息好。我一定不能影響她的工作。」張貴周說,「4年來,我也一直是按著保鳳的作息習慣,在晚上8時雷打不動地上床休息。」

「她心地善良,性格溫柔」「他對我很好,總是細心關照」。採訪中,楊保鳳夫婦笑著評價彼此。楊保鳳說,這些年來,她每次下班回家,張貴周一定會提前把大門打開,放好她的拖鞋,然後一直站在門口等著她進門。

「我和貴周把彼此都看得很重,結婚21年來幾乎沒吵過架、紅過臉。」楊保鳳說,「現在全家主要靠我每月五六千元的收入生活,80多歲的公公、婆婆還跟我們住在一起。雖然一家人目前住的是60多平方公尺的老房子,但兒子已上了大學,我相信我們家未來的生活會越過越好。」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