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花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,還有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鐵性貧血,還能補腎養血,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燥熱、乾咳。肉中富含銅,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物質,對於血液、中樞神經、免疫系統、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作用。
今天早上去超市花10塊錢買了一塊五花肉,現在我們這裡的五花肉是13塊錢1斤,價格還算是便宜的,你們那裡的五花肉現在賣多少錢一斤呢?我們最常見的五花肉吃法就是紅燒,或者是回鍋肉,味道都是十分美味的。那麼除了這些做法以外,五花肉還有一個新吃法,把五花肉塞進礦泉水瓶裡,瞬間成一道好吃的美食,感興趣的朋友,跟著我的文章一起往下看看是怎麼操作的吧。
【製作食材】五花肉、八角、桂皮、花椒、食用鹽、蠔油
1.首先我們準備一塊肥瘦適中的五花肉,處理一下毛孔細膩的豬皮,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毛毛,豬皮也不例外。我們提前把鍋燒至冒煙,然後拿著五花肉的皮在鍋中燙,「滋滋滋」的聲音,聽著甚是治癒,用這個方法來去除豬毛是很簡便的,但注意不要燙到自己的小手哦。來回挪動豬皮1~2分鐘之後,豬毛就去除得差不多了。接著把燙好的豬肉拿到水槽,用刀給它刮一下豬皮,這樣子可以把豬皮上的污垢刮除乾淨。刮好之後,再用流動的清水給它清洗一遍。
2.處理好的豬肉把它放在用了10年的砧板上,用清清家的祖傳菜刀給它割一下,但是我們不要割斷,把它割成一段一段的,儘量割小塊一些,這樣在鹵的時候方便入味。切好的豬肉放入鍋中,加入幾顆媽媽從老家寄來的八角,幾片桂皮,一小把的花椒,再倒入適量的老抽上色,清水沒過五花肉,蓋上蓋子開中火燉煮20分鐘。時間已到,打開蓋子,鍋中伴隨著咕嚕咕嚕聲,散發著五花肉誘人的香味。用筷子插進五花肉,軟嫩適中,鹵得相當成功。撈出五花肉,裝入盤中放涼。
3.五花肉已放涼,再次把豬肉放在砧板上,任我宰割。先用刀切成小塊,再把豬肉切成肉片,最後把它剁成肉沫,雖然我知道這個過程很解壓,但注意千萬不要剁成肉泥了,儘量保留小顆粒狀。如果家裡有絞肉機的朋友,可以使用絞肉機,但你可能會失去剁肉的快樂。切好的肉沫放入大碗中,撒上適量的食用鹽調味,適量的蠔油提鮮,充分地攪拌均勻。
4.接著準備一個乾淨的礦泉水瓶,從瓶身上面剪掉1/3。然後把剁好的肉沫裝入瓶中,一邊裝一邊用勺子按壓瓶中的肉,儘量按壓緊實些。接著準備一層保鮮膜,用保鮮膜把瓶口封起來,儘量密封緊實些。密封好後放入冰箱冷藏4個小時以上。經過幾個小時的冷藏,可以把它拿出來了,接著用剪刀沿著瓶身旁邊把口子剪開,剪開後把肉腸拿出來,這樣一個完美的肉腸就完成了。接著我們用刀把它切成厚片,裝盤即可開吃啦!如果喜歡吃得更香一些的朋友,用來煎也是可以的。
好了,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五花肉的新做法啦,在家就能自己動手做的肉腸,操作簡單,好吃又健康!喜歡的朋友也趕緊動手試一試吧,那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啦,喜歡的點個贊加個關注吧。